近期,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守护区和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科研院的工作人员在回收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发掘国家二级重点守护野生动物椰子狸在同一棵树头“集体夜游”的罕见影像。
椰子狸是灵猫科椰子狸属哺乳动物,又名椰子猫、花果狸等,是国家二级重点守护野生动物,在我国重点分布于云南、海南、广西等地,被加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易危(UV)物种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Ⅲ,为受国际贸易公约守护物种。区别的地区对它叫作呼亦区别,在龙陵民间亦叫作之为“夜猫子”。它的体型近似小灵猫,但“身材”比小灵猫较细长,体背有5条明显的黑色纵条纹,体侧有黑斑点,这是它区别于小灵猫的典型特征。椰子狸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偶尔亦会白日活动。
在红外相机镜头下的“黑白世界”中,只见原始密林中的同一棵阔叶树上,结队成群的椰子狸聚集在树干上,时而井然有序地游走在树杈上,一双双眼睛在阴暗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亮光点,似灯笼又像探照灯,为丛林朦胧的黑夜增添了几分奥秘和诡异;时而在树上互相追逐嬉闹,好似在玩“捉迷藏”;时而快速摆动后足来挠痒痒,或采取直接蹭树的方式来挠痒痒……享受着一种自由自在、其乐融融的“夜生活”。
“椰子狸一般是独自动动或结对觅食,通常很难看到三只以上成群活动的场面,尤其是像四只集体出游活动的状况非常罕见。”参与红外相机资料回收的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科研院实习科研员房以好说。
“此次多只椰子狸在红外相机镜头里频频揭发,从侧面反映出这儿的生态稳定、动物食源充足,它们还是植物种子的传播者,对维系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效。”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守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冯思勤说。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视频 郁云江 李开平 刘德政 杨华强 李晓 曾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