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龙三维科技官网,专注研发数码打印机20年!
全国咨询热线:400-8316492
联系我们
400-8316492

手机:13823737137

邮箱:3485053954@qq.com

QQ:3485053954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坪公路89号数字硅谷E栋4楼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沪苏浙皖一季度经济报表连续出炉 长三角经济何以“复燃”

时间:2025-02-04 21:05:58 作者:147小编 点击: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近期,沪苏浙皖一季度经济报表持续出炉。四张成绩单,可谓各美其美。

虽然说去年同期的低基数使得2021年的“开门红”并无太多悬念,但做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重要一极,长三角到底能“红火”到什么程度,依然令人期待。

翻阅四张成绩单,记者从中选出经济总量、外贸、消费三个重要维度,对长三角的“开门红”,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期盼帮忙大众更能读懂长三角的“红火”。

看总量

开局良好 增速较快

经济总量,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成效的关键指标之一。

从三省一市的GDP数据来看,长三角开局良好,且恢复性增长势头较猛。

一季度的红火虽留意料之中,却着实很难。回眸去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三省一市GDP同比增速所有为负。彼时,上海同比下降6.7%,安徽、浙江和江苏则分别下降6.5%、5.6%和5%,但下降程度均小于全国水平6.8%。

时隔一年,浙江同比增速全国排名第三,江苏排第四,安徽排第五。尤其浙江、江苏,在经济大省中,增速分列全国第1、第二位,且均保持了19%以上的增速——体量大、回升快,经济活力明显

进一步比对三省一市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GDP数据,记者发掘,三省一市2021年纷纷超过2019年同期。

就拿浙江来讲,2019年一季度全省GDP总量为13084亿元,今年同期已然恢复到16347亿元,两年净增3200多亿元。不仅填补了去年少掉的,还有“净赚”。

梳理3年数据,2019年一季度,三省一市GDP合计5.13万亿元,2020年一季度合计为4.98万亿元,均保持全国同期GDP24.1%的占比。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GDP合计6.12万亿元,占同期全国GDP的24.6%,显示长三角经济恢复态势较好,且对全国的经济贡献有所增多

那样,长三角经济复燃的重点动能来自哪里

在2021年浙江省一季度经济运行状况资讯发布会上,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一语道破:工业经济是一季度浙江经济增长的重点动能,对浙江经济增长贡献度达到46.7%。

再看其他兄弟省市,工业经济一样发挥了“定盘星”的功效:今年一季度,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多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4.5%,两年平均增长5.2%,高于疫情前近年来增长水平。制造大省江苏,规上工业增多值同比增长33.6%。即便受去年疫情“拖累”,江苏规上工业增多值两年平均增速依然高达11%,显著快于正常年份的同期增速。安徽,剔除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规上工业两年平均增幅为9.4%,比2019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疫情出现时,工业企业曾一度陷入大面积停工停产、缺工少供应的“绝境”。如今工业经济率先“绝地反击”,为何

这与长三角制造业底子厚实直接关联。长三角地区素来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地,在各自发展过程中又形成各有千秋的发展格局。如上海的汽车制造、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江苏的装备制造、计算机及电子信息;浙江的数字经济和安徽的家电、汽车和电子信息等。

这些主导产业,在长时间发展过程中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能快速反弹,乃至弹得更高。

以浙江的数字经济为例,即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去年一季度,浙江数字经济依然保持了正增长,一批数字经济企业在抗疫中脱颖而出,浙江产的抗疫装备——红外测温设备,走向全国乃至走出国门,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到今年一季度,浙江数字经济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多值增长47.1%,即便是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51.1%。

其次,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连续调节优化,作为支撑工业经济回稳向好的关键原因

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科研院副院长张华认为,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已作为江苏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等江苏经济压舱石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注入了强劲自信心

再看上海,一季度上海的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服务器和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8倍、1.2倍、67.3%和47.0%,供给质量的连续提高,进一步强化了高端产业的引领功效

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有力支撑,成就了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快速复燃和高质量增长。这充分说明,越是逆境中,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越能爆发出超强的反弹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发力点,无不围绕这一圆心。

看外贸

淡季不淡 挑战不小

往年,一季度总是外贸的淡季,但今年的淡季一点都不淡,三省一市外贸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大幅增长——

江苏一季度的外贸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创下历年同期最高;上海外贸在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安稳走势的基本上,今年实现了一次大的增长;浙江外贸总量位居江苏、上海之后,但37.2%的同比增速领跑长三角;安徽虽然总量比江浙沪差一大截,但36.7%的同比增速仅次于浙江。

平心而论,同比两位数的增速,无论是对江浙沪这样的外贸大省、大市,还是迎头赶上的安徽,都属很难。而浙江、安徽暴增近四成,在外贸史上都极为罕见。

三省一市何以统统外贸“开门红”?记者认为,这其中既有共性原由有个性特殊

不可否认,疫情影响下,去年1月至2月外贸显现负增长,形成为了较低的基数,是外贸普涨的一个基本面。

其次,各地企业积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对外贸增长供给显著的助力。春节后,企业广泛提前1至2周复工,港口码头等外贸运输运行趋于正常。去年下半年累积海量外贸订单,让不少外贸企业奋斗扩大产能。

第三,全世界疫情虽然仍在连续,但欧美等国家经济显现转好迹象。尤其是美国经济“大放水”,刺激消费率先复苏。同期,欧盟、东盟等重点市场均有不俗表现。

这些都让传统的外贸淡季,显现了“淡季不淡”的现象。

除了以上共性原由,长三角民营经济的优良成就了一季度三省一市进出口的亮眼表现。

今年一季度,江苏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显著加强,其增速高于江苏外贸整体增速13.9个百分点,作为拉动江苏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民营企业的发展,带动附加值更高的通常贸易,占比江苏外贸总值55.2%。上海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5.5%;安徽民营企业活力持续加强,一季度进出口704.5亿元,增长37.1%,占比48.1%。浙江民营企业出口占比超八成,且进一步提高

而浙江之因此增速领跑,其外贸多元化的特殊优良格外显著——多元化的市场,让浙江的外贸总能东边不亮西边亮,东盟、南美等新兴市场都为浙江外贸增长作出不小贡献;多元化的制品结构,尤其是海量轻工制品,让浙江的制品在疫情下表现尤其抢眼;多元化的外贸业态,让浙江外贸企业总能喝到外贸新趋势的头口水,例如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

因此呢,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败兴,浙江外贸表现始终分外抢眼。浙江外贸对全国的贡献率已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1,今年一季度再度“卫冕”。

不外,在看似“大众都好”的形势下,“开门红”想延续至“全年红”,还存在不小的挑战。疫情影响还未消散、国际局势波诡云谲,使得长三角外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杂形势和挑战。

因为大宗商品价格、汇率大幅上涨,企业综合成本飞涨,许多外贸企业负责人抱怨:两头受堵。营销端,因为许多订单早在去年下半年、今年初就已签下,企业与外商重新议价的空间有限,成本上涨部分常常需要企业承担;生产端,人工成本今年显著上涨了一大截。更何况疫情败兴,国际海运物流价格飞涨,国际集装箱、舱位紧缺的状况依然存在,北美线一个集装箱以往要价约3000美元,如今已然涨到七八千乃至上万美元。

而更让外贸企业担心的是,随着疫情后全世界产能复苏,国内外贸订单或将连续回落,下半年外贸企业又将迎来一波更艰巨的考验。

种种原因,都让长三角外贸出口充满不确定性。帮忙企业应对已然显现可能显现的困局,记者期待,长三角能拧成一股绳。

看消费

稳步复苏 潜能巨大

做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复苏的程度,很大道理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复苏程度。

从一季度消费数据来看,上海、安徽和江苏表现良好,浙江的恢复程度还不错。

三省一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分别同比增长48.9%、39.1%、26.5%、36.4%。

以安徽为例,今年一季度,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22.2亿元,两年平均增长9.6%,消费对当地经济贡献可谓明显。

细究原由,扩大内需、促进乡村消费是重点。2019年和2020年,安徽全年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均高于城镇,这要归功于安徽农村消费市场环境的连续优化以及新零售途径在乡村市场的扩大布局。

与安徽蓬勃的农村市场区别,上海则是国际都市的繁华。手握众多头部企业总部、头顶国际知名城市光环的上海,今年一季度收入和消费增速一样抢眼。持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入驻的上海,吸引了众多一流人才,经济实力浑厚的企业,带来了高收入,带来了旺盛的购买力。尤其因为疫情的影响,跨境消费需要中的绝大部分就近转回了国内,国际品牌云集的上海作为了高消费的热门城市。

今年一季度,浙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48亿元,同比增长26.5%。同比增速不仅列长三角最后,乃至跑赢全国33.9%的平均水平。看起来,浙江的消费增速放缓了。

在全国居民收入排行榜中,浙江居民人均可安排收入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全国各省市第三,离2万元大关只差临门一脚,足见浙江人囊中并不羞涩。

“浙江消费恢复比较慢的重点原因,还是疫情防控重点关联的几个行业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一个是旅游关联行业,一个是文化体育活动关联行业。”浙江省统计局总统计师王美福解释说,浙江是旅游大省,旅游业的表现对消费影响很强

按照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数据,2016年至2019年,浙江旅游产业增多值年均增长11.2%,对全省GDP的综合贡献超过18%,旅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可见一斑。

记者查到2019年国家统计局对长三角地区住宿业法人企业个数的统计,上海1017个,江苏1208个,安徽680个,浙江是1651个,稳稳的第1。虽然住宿业不可完全表率旅游业,但还是能从侧面看出旅游业对各地消费的影响程度。

不外,一时的差距,便是将来的增长点。在推动消费增长上,浙江的潜能可不小。

浙江城乡居民人均可安排收入不仅在全国排名靠前,况且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大,今年一季度收入比还进一步缩小,显示浙江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都不差钱,将来农村消费非常可期。

今年3月,围绕“十四五”促消费开好局,浙江出台了首个省级提振消费重磅政策——《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能的贯彻意见》,可见对农村消费的注重

同期,浙江的“双子星”杭州和宁波,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足见两地发力消费的决心之大。

此刻的慢是暂时的。正如王美福所说,随着疫情防控成果得以巩固,浙江消费市场的恢复会大大提速。

这一点,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便是最好的证明。据浙江省商务厅对重点行业监测样本的数据统计,5月1日至4日,浙江商场、餐饮、住宿等重点行业营销同比增长26.95%,客流量同比增长36.27%。疫情影响下的旅游业更加是显著复苏。假日时期,浙江共接待游客2456.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18.1%。(记者 夏丹 翁杰 全琳珉)

源自: 浙江日报

  •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
  • 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问答,若不联系则默认允许本站转载。
  • 上一篇:新研企业“大块头”,产业链条“加速器”
  • 下一篇:2022东莞(国际)纺织品印花工业展览会将于12月8-10日在广东现代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欢迎报名参观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