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经济,您认识吗?
环渤海资讯网信息(记者 李雪松)淘汰不消的家具、孩儿不玩的玩具、打折凑单囤的护肤品、一时冲动买的衣服、已然失去兴趣的数码制品……伴同市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期,亦带来海量的资源闲置。怎样处理这些闲置物品,让许多人很头疼。随着人们消费观的转变,闲置经济渐渐进入公众视野。
图为我市某二手交易市场摊位中摆放的商品。记者 李雪松 摄
闲置经济或二手经济,指交易、分享者经过在二手市场上买卖、租赁、交换自己再也不运用的闲置物品,以提高物品利用率,延长物品在有限生命周期内价值的经济表现。相比于传统的消费方式,二手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办法,其本质是让商品在价值损耗过程中得以持续流转到有需要的用户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剩余价值。亦是对低碳环保的资源循环利用、履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式之一。
红火的二手市场
旧货市场历史悠久,历来是二手交易的重要聚集地。位置于启新立交桥东南侧的旧货市场,无论是电器、衣物,还是手表、古玩、老物件,小到钉子、螺丝,大到家具、家电,可谓“仅有你想不到的,无你买不到的”。每到周6、周日这儿都是人头攒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这儿“淘宝”。
60多岁的市民李先生家就住在大洪桥,对这个旧货市场情有独钟。“几乎每一个礼拜都要来转转”。上周,他还在旧货市场花了100多块钱买了个二手打印机。“家里有孩儿在上学,平时会经常打印有些东西,买个用起来就很方便,还不贵。”
姚先生手里拿着两个金属三角支架,高兴地对记者说:“我地下室想安个台面缺两个支架,这次来旧货市场逛逛,就碰到合适的了。两个一共才20块钱,挺划算,要是找人焊新的这价肯定下不来。”
刘先生在市场逛了半天后有点失落,他想买个能够绞鸡架子的绞肉机,“家里养了一只狗,想把鸡骨头弄碎喂狗,可逛了非常多摊位都没卖的,倘若这儿都无估计别处更无了。”
可别小看这个二手货市场,它既方便了买家,亦成全了卖家。在启新旧货市场摆摊的高先生,一个上午卖出去了2双旧鞋和1个二手包。 “今天总共卖出去100元,都是家里用不着的有些衣物,大众各取所需。我亦能把闲置物品换成钱,赚点外快。”高先生说,自己经常把家里的有些旧物件和用不上的旧货拿过来卖,他上周还卖出个缝纫机,变现了100元。
相针对高先生的“小打小闹”,大都数摊主却把闲置物品当成生意来做。“我这卖的老磁带都是成批收来的,你需要哪方面的自己找吧,我都不晓得有什么。”一位摊主向顾客解释。据这位摊主介绍,别看这磁带此刻几乎没人听了,却还有人专门找呢,上个月就有人一次性买走了500元的磁带。“别看我这摊位不大,营销额可不小”。
冀东旧货市场、吉祥旧货市场,市民在选购二手家具、家电时这儿更加是首选目的。在高新区经营着一家餐饮店的张先生来到冀东旧货市场想添置几套锅具,还想淘一个保鲜柜。“新的有点贵,为了节约开支,买二手的亦不错。”
一样,遍布各处的二手车市场亦方便着市民对汽车的置换。在一二手车交易市场,经营户陆先生介绍,以前买二手车危害很大,是由于以前的车运用的太杂,一辆车多人开,每一个人驾驶习惯区别,对车的性能影响很大。如今私家车基本上是一个人开,非常多都是上下班代步运用,车辆亦能按时保养,性能都不错,有的车历经10年依然非常棒,性价比很高。前来看车的杨先生介绍,此刻越来越多的人选取二手车,价格原因只是一个方面,更加多的是选车更加理性化,二手车中好车越来越多,为么不可用新车的价格,买一辆档次更高的二手车呢。
这些活跃在城市中间的二手交易市场,正持续地区便着市民的生活、改变着市民的消费观念,亦引爆了逐步兴起的闲置经济。
蓬勃发展的线上平台
“一起始出于好奇,就把一套不适合自己的打扮品‘挂’到了网上。火速就有买家来联系,双方协商好价格之后又经过物流机构发货,后续很顺利。”市民蒋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首次网上闲置物品变现的经历,此刻她已然在网上交易平台卖出20多件物品。
近年来,像蒋女士这般尝试二手线上交易平台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以闲鱼、转转等为表率的一批二手线上交易平台快速发展。据相关数据表示,2019年我国二手电商市场规模达到2596.9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长53.2%。
尺码过大或过小的新衣服、不适合自己的护肤品、囤货太多来不及用的尿不湿……记者走访调查,我市许多市民家中都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闲置物品,家住惠民园的程女士便是其中之一。做为一名“90后”妈妈,她家中有不少闲置物品,最多的便是孩儿的衣服和玩具。程女士说,孩儿成长速度火速,衣服又非常多,许多衣服穿一次就再亦穿不下了,玩具玩几次便失去了兴趣。她所在的微X“妈妈群”中,有不少妈妈都和她有着一样的懊恼。“买的时候花了不少钱,利用率却不高,不扔占地区,扔掉又可惜。”
家住路北区的刘女士认为,有些东西确实不必买全新的。小时候她经常穿哥哥姐姐穿过的衣服,玩具亦是亲友之间共享,旧物品不闲置,还传递了浓浓人情味。近期她就在某二手线上交易平台买了一个儿童滑梯,“我之前在网上看,新的100多块。二手的便宜非常多,才30块钱,九成新,宝宝很爱好,卖家还附送了几本绘本。虽然是交易,但特别有人情味儿。”
为认识决家中的闲置物品,不少市民将目光转向二手交易市场,期待经过出售闲置物品,为自己冲动的买买买“回血”。90后小伙赵先生是个摄影兴趣者,他经过手机二手品交易APP,陆持续续地卖出过有些照相机。一年下来,竟亦有上万元的收入。“非常多相机和镜头都是冲动消费的产物,买回来才发掘自己基本用不着。”赵先生暗示,如今,网上有不少二手线上交易平台,他能够经过区别途径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卖给有需要的人,虽然价格比原价低非常多,但比放在家里闲置要好多了。
相比于二手线上交易平台80后、90后的主力地位,老年人用户活跃程度,远比大众想象得高。据统计,在某二手线上交易平台上,50岁以上用户群体,交易量最大的五类商品分别为:手机、合租、轮椅。这些商品每年合计卖出2000多万单,构成为了老年人群体消费的重点动力。在互联网时代,她们用消费表达自己的消费需要,亦表达了自己的生活主张。
与人们的印象区别,电子消费构成为了老年人最大的消费需要。过去一年,某二手线上交易平台上,50岁以上的用户,手机、平板交易量达到146万单。做为老年人最爱的活动之一,摄影消费亦非常强劲,有用户挂售的莱卡M4—2纪念机和莱卡M6纪念机,被一位老年用户以14万元的价格打包拍下。
闲置经济渐成新风尚
共享经济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闲置经济做为重要的构成部分需要作为安心经济。按照政府公司预测数据表示,2030年,二手闲置经济可为全国节省32万亿人民币,到2040年节省的钱达到了惊人的70万亿人民币。不难想象,闲置经济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闲置经济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新动能,随着政策的逐步规范,公众认知持续提高,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有序的发展态势。
因为交易的闲置物品多为运用过的商品,关联凭证、证书缺失状况较为广泛,买家很难辨别。区别于常规电商平台,交易的一手商品明码标价且有详细的标准可循,二手交易所触及的商品常常都是非标品,买卖双方针对商品的认知达不成一致,引起交易过程中,很容易滋生纠纷乃至诈骗等问题。
据记者认识,日前,二手交易平台上的乱象大致基于两方面,一是商家或个人经过恶意修改商品描述来诈骗买家,上架的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买方在将存在质量瑕疵的商品购买回来后,时常陷入卖方的推诿之中。另外,因为平台入驻门槛较低,部分卖家乃至公然交易过期食品、盗版资源、假冒伪劣等关联法律法规所严格禁止的高危害商品。另一方面,针对新手卖家,买方以恶意退货、恶意损坏,赔偿时偷梁换柱等方式进行欺诈。从法律道理上来讲,用户在二手交易平台受骗上当后,很难自己组织证据链。况且在无第三方公证公司和证人状况下,很难证明所收或被寄回的商品是经由当事人所发,引起买卖双方维权困难。
买卖双方都要加强危害防范认识。关联专家提醒用户,交易前,要留意对方是不是已实名认证、信用情况怎样;交易过程中,要重视留存聊天记录、收款记录等证据,以备维权申诉时供给给相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