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龙三维科技官网,专注研发数码打印机20年!
全国咨询热线:400-8316492
联系我们
400-8316492

手机:13823737137

邮箱:3485053954@qq.com

QQ:3485053954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坪公路89号数字硅谷E栋4楼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技术问题

当U盘已成往事:关于青春,你还记得什么?

时间:2025-02-24 11:42:57 作者:147小编 点击: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源自:中国资讯

你有多久没用过U盘?

大学生的毕业论文、程序员的代码资料包、宅男爱好的大片……曾经的U盘是许多奥密的避风港,更加是记忆的归宿。

记忆中的U盘

网传U盘有3个使命:丢失、中毒和乱码。倘若你曾是U盘的用户,你必定经历过其中一个情景。

“从初中用到此刻的U盘丢了,里面的照片资料和视频都是这么数年一点点存下来的,可是再找不到了……”

“U盘中毒,课程作业全都不见了,此刻电脑由于插了U盘开不了机。”

“好几次资料拷进U盘全部乱码,我又是格式化又是删除源文件,便是处理不了。”

当然,除了存储资料的使命之外,U盘的“副业”还有储存记忆。例如,中学时代的青涩、大学时代的朝气蓬勃以及初入职场时写不完的报告……

U盘中的记忆。源自:网页截图。

U盘的辉煌和衰落

回忆总是美好的,U盘的运用已然大幅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U盘即USB盘的简叫作,指USB接口的无需理学驱动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制品

U盘名字很洋气,却实打实的“中国制造”。1999年,朗科科技创始人邓国顺与成晓华一起研制出世界第1款闪存盘,取名U盘,填补了中国计算机存储行业发明专利的空白。

随后,U盘这个叫作作为微型高容量移动存储制品的代名词。

初期的U盘,容量很小,仅有8M,但存储容量已然远远超过了当时市场上广泛运用的、容量仅1.44M的软盘。

网友曾经运用过的U盘。源自:受访者供图

2005年是U盘发展最为辉煌的一年。那一年,第1批80后初入职场,第一批90后到了逃课去网吧的年纪。是在那一年,许多人认识了SKhynix、Micron、金士顿等一批U盘品牌。

市场爆发式增长,U盘的容量从8M发展到了128M、256M、512M、1G、2G、4G、8G、16G,直到此刻的32G、64G、128G、256G、512G、1T。

除了储存,U盘演变出了更加多形态。从功能上,显现宣传U盘、防水U盘;从外观上,显现了液体U盘、金属U盘、竹木U盘……

这些变换无非是应用行业,以及外观材质形态的改变,和制品本身进化改变并无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云存储取代U盘的地位。

2010年上下,被叫作为“移动存储第1股”朗科科技业绩起始疲软。直到今天,朗科科技的营收和利润,增长都不稳定。因为其常年专利官司持续,被许多人调侃为“靠打专利官司为营生”。

和朗科科技业绩一块下滑,还有U盘的价格。2008年,4G内存的U盘售价约为100元上下,8G内存、16G内存价格在200、450元上下

到了2018年,区别品牌256G的U盘的价格才200-400元之间。

朗科科技坦言,云存储、云计算、移动互联等趋势性新行业正在对移动存储行业形成严重威胁,机构主营业务存在连续大幅下降乃至难以为继的危害

新的奥密走进网盘

“易丢”——小巧成为了U盘的缺点。此刻,网盘流行的时代,U盘逐步沦为“赠品”、“配饰”,内容的交互从U盘时代的“拷来拷去”变成为了“传来传去”。

网盘的概念在2005年就被人提起,真正的个人网盘存储时代,是以2012年金山快盘赠送100G云存盘起始的。随后360、百度等加码1T进入网盘大战。

时空限制的网盘,避免了“找U盘、丢U盘”的痛苦循环,让记忆再也不颠沛流离。

“求资源”、“共享网盘”……新的信息交互方式产生,新的奥密走进网盘。

火速,共享网盘作为滋生淫秽色情信息传播的温床。

2016年3月,全国扫黄打非办颁布了6起利用营销云盘(网盘)账号和秘码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牟利的案件,360云盘、乐视网盘、115网盘等云存储工具被点名。

警钟敲响,整治利刃出击!

随后,115网盘、腾讯微云的中转站功能关闭; 外链微盘、金山快盘、华为网盘等曾经特别有名气的网络云存储宣布关停服务。

日前,排名前十的个人云存储品牌只剩下一半:百度云、360云盘、天翼云、腾讯微云等。

做为一名程序员,于林对此感悟颇深:“把信息储存在网盘里,内容就真的安全吗?”

在他看来,个人信息、资料仅有把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为安全的。 “大数据时代,咱们都在裸奔,隐私和公开的界限变得模糊,区别仅有咱们追不追究。”

网盘给用户带来的不安全感,让许多人再一次回忆起了和U盘一块度过的美好时光。

此刻,谁还在用U盘?

于林感叹:“抛开某些特殊职业对储存信息的保密性需求,普通人运用U盘除了跳槽拿去打印简历以外,估计都是吃灰(闲置)吧。”

于林是普通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其实我始终都崇尚无线,我买打印机坚决必须要能无线打印。”但这样,他得频繁地运用着U盘、移动硬盘。

从大学时代起始,于林就始终尝试用树莓派自己搭建了自己家的局域网盘。2年多时间,他利用一个1T的移动硬盘搭建了一个 “自己家的数据中心”,家里的2个手机、1个平板、1台电视以及监控器的数据所有集成在这个数据库里。于林家的“数据中心”。源自:受访者供图于林家的“数据中心”。源自:受访者供图

于林暗示,这只是自己的一个兴趣,自己身边的人通常还是会选取网盘这种线上储存形式。

“记忆,永远都在。”这是金士顿2013年所推出的品牌主张,但你U盘里的记忆还在吗?(应受访者需求,文中部分名人为化名)(姚露)

  •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网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
  • 实性,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删除处理问答,若不联系则默认允许本站转载。
  • 上一篇:先看先知 | 精彩“绘迪”等你来!
  • 下一篇:什么是竹木纤维背景墙